在生活中修行(一) 在生活中修行(二)

在生活中修行,於修行中生活(一)

第一章 日常修行的前提

頂禮釋迦牟尼佛!
頂禮大悲觀世音菩薩!
頂禮根本上師!

第一章 日常修行的前提

要瞭解無我智慧和獲取自在,需要通過聞、思、修,一步步腳踏實地的修行。剛開始,我們要反復地聽聞正法。當我們聽聞正法時,就是在告訴我們,智慧本性是我們生而具有的。

第一節 覺醒的四要素

覺醒是真實的快樂,它同時包含了入世與出世,是了知萬法本質的智慧。我們只有在四種要素相結合的條件下得到它,這四要素是:覺醒之因、依賴基礎、輔助條件、修學內容。

1、覺醒之因:是在潛藏狀況下,自然地、無所分別地表現于諸有情的心靈上。
2、覺醒的依賴:指的是得到了暇滿的人身(注一),它遠勝於十萬俱胝個摩尼寶。因為它具足修習佛法的良好條件,可作覺醒的依賴,所以我們稱之為“人身寶”。
3、輔助條件:是指一位合格的精神導師,為我們指引正確無誤的道路。
4、修學內容:我們所修的法,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並且是歷代成就自在者聞思修並於心中生起證悟的漸次傳下來的,其中包含了顯經及密續(注二)。
沒有這四要素,我們無法于覺醒的道路上有任何進展。再則缺乏其中任一要素,其它三要素也將失去作用。現在這四要素已完整地聚集在我們面前,我們要善用,也要更加珍惜自己的人身大寶舟。想想我們今日的幸福,想想我們於過去生中所積的善因,讓我們把這些善因彙聚在一起,於覺醒之路上加速邁進。

第二節 邁向覺醒生命的三種情況

邁向覺醒生命分為三種情況:

其一:放棄世間日常所有的一切活動,專注於精神上的修持,創造一些能令內心開悟的理想條件,系統學習教言教法,接著可以進行三年的閉關;如果條件具備的話,還可以繼續進行為期幾個月或幾年的閉關生活。將整個生命都學習反省及精神修持,這是對生命最好的利用,目前來說,這是出家僧眾的修持方式。

其二:如果環境不允許我們受持一個完整、專一的教法(注三),我們仍然可以在不放棄工作、家庭的情況下,以一些簡單、規律的修持來潤澤我們的生活。例如我們可以作觀音禪修或本尊法,利用假日到佛法中心,在上師的教導下修習, 這樣會加深我們對佛法的認識,並與其他人一起禪修,或者利用一個或數個星期來進行短期的閉關。

其三:假使我們連上述修法的可能性都沒有,也無機會到佛法中心的話,我們仍可以在我們的生活中進行修持,並從中獲益。即使我們僅能花很少的時間規律且專注地來做,如是點點滴滴,經年累月所積累起來的功德,也將不可忽視。

努力改善自身的精神層面,將內在正面的、深廣的潛能釋放出來,擺脫以往許多不好的習慣,便能避免惡業的產生。要知道我們的行為中,善與惡的產生,是源自於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所累積的業力。以這種習慣力牽引所作的行為,不論是好是壞,都將產生業果,當果報成熟之時我們一定會受報。譬如,就意業來說,如果我們的心中產生一個惡念,這個惡念便會在心中形成一個不良的、負面的習慣或經驗;而如果我們心中產生一個善念,這個善念便會在我們心中打下一個烙印。同樣的道理,我們的每一個口業與身業也都會在我們的心中產生相對應的烙印。

我們必須每日專心檢查我們的身、口、意是否在正確的方向,切斷諸惡,朝正道邁進,只有如此我們才會有所轉變。

第三節 什麼叫修行

修行就是將我們的善所緣不斷憶持,使其日增,直至證果;將我們無始以來的惡所緣,改變師遣除,使其日減,直至永斷。
心中恒持正念,任一惡念都要斷除它,每一善念都要增上它並安住在上面。簡言之,為善祛惡。就根本而言,修行就是無我、利他。作為一個修行者,首先必須思維我執的過患和利他的功德。要修出離心、菩提心和正見、凡為出離心所攝持的,就是解脫的因;凡為菩提心所攝持的,就是一切智的因;凡為正見所攝持的,就是輪回的對治法。最初沒有出離心就無法使心趨向佛法,沒有菩提心就不會成為大乘道,沒有正見就無法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

切記,修行是不能“請假”的,暇滿人身寶難得易失,有個“譬喻”曾講,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軛之孔被海底盲龜之頸穿過很困難,佛說得到人身較此更難。也就是說,假設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變成一個大海洋,在海面上有一個木軛,其上有一孔,木軛隨風漂流一刻不停。海底有一隻盲龜,每一百年才向上游出水面一次。這兩者相遇都極其困難,更何況要盲龜之頸穿過木軛孔。在生死輪回的大海中,我們獲得暇滿人身的情況比這更難。 我們因無明而致盲,長期以來呆在輪回苦海的底部。今生偶獲這暇滿人身,實是絕無僅有的難得。暇滿人身好比爪上之土,無暇的眾生之身好比大地之土。如果獲得暇滿人身而不好好修行,沒有比此更大的愚癡了。

1、 息滅妄心 了悟自性

佛法之精要不離心性。心的本體是不動的。本心如如,無所分別。《金剛經》中曾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不著相,一切無所住,這是實相境界。一切諸法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動不變”,當體即空。但亦不可落入偏空,若執著於不住,又落於空寂,故說“而生其心”,以般若智生其心,其心不散不亂,一味一體,就是妙明真心,是佛心,也是我們眾有情無需外求的自心本性,即“心、佛與眾生三無差別。”

但是由於我們的心從無始以來被無明所蒙蔽,心如幻網,執於妄念,由此而生貪、嗔、癡、慢、疑,處處著相,執於相,心就不清靜,心不清靜就不能悟得妙明真心。息滅妄念,在一念中轉惡為善,一旦習氣慢慢轉變過來,心住清淨,達到解脫證悟就不難了。

2、 斷煩惱之根

若要解脫,必須斷煩惱。我的上師貝瑪才旺法王開示說:修行的人都要斷煩惱之根。首先要觀法界一切所顯,皆是無常。當我們修禪定時,就要了悟煩惱痛苦的形成。當你一旦了悟諸法實相空性之理,你的心就不會被煩惱所縛,心地豁然開朗。其次,要知道煩惱的根就是無明。平常我們的念都是染污的,跳不出輪回。因為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都在散亂中,我們在無明中起念,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產生的念都是“貪、嗔、癡、慢、疑”五毒之念。譬如:當有人中傷罵你的時候,你就怒從心來,起嗔念,這嗔因可感得下三道的苦果。因此,我們修行的人就是要在六根對六塵時,心無執著,使我們的意根不隨塵境而轉,於所對的境不取形象,意根不隨塵境產生染污。長此以往,我們就會斷除煩惱。經常地這樣薰習,我們就能跳出輪回。

3、 發菩提心

菩提心,簡言之就是慈悲和覺悟的心,經常表現為一種“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願心和實際行為。從一般意義而言,可以說是有覺悟的愛心;進一步,從佛法來抉擇,就願而言,菩提心是由思維出離輪回漂溺之苦而產生的自我解脫和利益眾生的大悲願心,包含了一切的善願;就行而言,菩提心是達成自他才利的實際行為,包含了大乘菩薩行的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就勝義而言,菩提心是現見諸法實相、證悟遠離一切戲論之空性實義。發菩提心有兩個方面:對自己要有出離心,對眾有情則是大悲心。出離心是大悲心的不共因。一個人不思維自已受苦、生起強烈的恐懼心,晝夜唯求解脫,他就不會有無法忍受眾有情受苦的大悲心。

出離心也要在不斷修行中生起。“生命無常,一息未繼將隨業力而去。”多數人不以為然,總想“我沒做什麼壞事,三惡道離我很遙遠”,實則不然,我們平時造了許多業,有善業也有惡業,臨終時,哪種業的力量大,我們則被哪種業力所牽,隨之而去。如果我們仔細思考會發現,不善業的力量更大些。

業力的大小與造業的正行、加行、結行的強弱有關。有些小業可以造成大果。比如,與別人吵架、罵人,帶著強烈的嗔恨心去罵,罵又罵得很惡毒,罵完又生起很大的傲慢心,那麼這個惡果正行、加行、結行都具備,就造下了很大的業果。另以殺蝨子(蒼蠅、蟑螂、蚊子、老鼠等)為例,如果以極強的嗔心為動機,殺的時候用手擠壓蝨子,折磨它很長時間,然後把它弄死,最後,沾沾自喜的想:哈哈,你終於死在我手裡了!這樣的不善業的力量是很大的。而善業的力量往往比較弱小。例如,發願是為了現世安樂,這樣祈求所達到的目的便全是罪業(如果你能明白“人生最大的敵人是我”,那麼,對於這句話就不難理解了)。誦經、持咒不是打瞌睡就是雜念紛飛,下行不清靜;回向又是多半流于現世的利益,如此結行的力量便也很弱了。相比之下,惡業力量大,則死後去惡道是無疑的了。所以一個修行的人,首先應具有強烈的求解脫的出離心。

菩提心為大乘之因,修菩提心,要以大悲心為前導。菩提心的種子要以大悲水澆灌才能生長。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成菩提果,是以大悲心而貫穿的。觀世音菩薩就是大悲心的化現。觀世音菩薩與我們婆娑世界的眾生特別有因緣,觀世音菩薩大悲心流露,慈眼凝視眾生,凡被觀者皆得解脫,這表示菩薩的大悲心無盡。觀世音菩薩曾發願說:將來我成佛的時候,法界眾生的一切苦難我都給他消除,如不能消除眾生的苦難,就不成正覺。其實觀世音菩薩久遠劫來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為了救度一切眾生遠離苦難,示現為菩薩及種種身。觀世音菩薩沒有一念是為自己,完全是無我、利他,一切眾生,誰有苦難,只要稱念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就會幫助他解脫苦難。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實在是難以盡述,只要虛空無盡、世界無盡、眾生無盡,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心也無盡。大悲心生起,無我利他心即生起,菩提心也生起。

修菩提心,要修“知母”、“念恩”、“報恩”、“慈愛心”、“慈悲心”、“清淨心”和“無上菩提目標”。

“知母”:即決定盡法界之有情無一不是我在過去和現在的父母。
“念恩”:即應觀一切如母有情對我恩重義深而涕淚悲泣。
“報恩”:不知報恩,實為世間之極大無慚愧者。
“慈愛心”:即希望一切有情幸福、康樂。
“慈悲心”:即希望一切有情脫離苦難。
“清淨心”:即凡事不求回報、沒有功利。
“無上菩提目標”:即為了使一切有情獲得無上菩提果位。

進而修“自他平等菩提心”、“自他交換菩提心”、“自輕他重菩提心”。
“自他平等菩提心”:即根除珍愛自己、嗔恨他眾的貪嗔之心,平等對待自己與他眾。
“自他交換菩提心”:即三界輪回中眾生不停地受著種種不如意和苦痛,願所有眾生的一切苦痛成熟於我一人身上,由我一人來代受;把以我的勝利歡樂獻給眾生,願所有眾生獲得安樂。
“自輕他重菩提心”:即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無我、利他,關心眾有情的苦痛超過考慮自我,願所有眾生都處於安樂之中,他們的所有苦痛由我一人來忍受。如是從內心中思維並付諸於實際行動之中。

4、 四無量心

對於生起無偽的大悲心、菩提心,日常修行中要時時修習四無量心。依“四無量心”修習學是趨向菩提的正道;

四無量心:

慈:願諸眾生永具安樂及安樂因。
悲:願諸眾生永離眾苦及眾苦因。
喜:願諸眾生永具無苦之樂,我心怡悅。
捨:于諸眾生遠離貪嗔之心,住平等捨。

本來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中,應先從慈心講起,但實際修持中,如果沒有先修捨心(消除貪、嗔,令心平等),那麼慈心與悲心也不能清淨,所以首先應從捨心開始修習。

修捨無量:捨心指的是對怨敵捨棄怨恨,對親友捨棄貪愛,對一切眾生平等對待。長劫輪回中,自己的親情友、怨敵就像演戲一樣,世世代代變換位置。噶達雅尊者說過:“口食父肉打其母,懷抱殺己之冤仇”。講的就是他所見到的一位婦人懷抱愛子,口中吃著一條魚,腳踢著地上撿魚吃的一條狗。指出婦人、愛子、魚、狗之間的因緣關係。先修對於高低貴賤、強大弱小、賢善惡劣等一切人,皆無差別地平等對待。進而,對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眾生平等對待。

修慈無量:一切眾生都希望自己快樂幸福,不希望痛苦悲傷。但是,他們不知道行十善是得善果之因,而所以行十惡,所行與所求背道貌岸然而馳。我們修地時,就要于一切時一切處想著:所有求安樂的眾生修十善,永遠幸福快樂該多好啊!直至生起定解。我們要修持身語意的慈無量。身:一切威儀溫文爾雅,寂靜調柔,精進利他。語:應說真實悅耳之語。意:時時將自己置處於卑微地位,唯求利他,饒益眾有情。尤其是對父母、久病之人,自己若以三門(身語意)盡力做作饒益,會得到不可思議之功德。善言勸父母皈依三寶,則是回報恩德的很好方式。

修悲無量:可觀照任何被劇烈痛苦折磨的眾生,希望他們/它們永離痛苦。如蒸鍋裡的一隻被捆綁的蟹,沒有逃脫處,沒有救護者。隨著鍋溫的升高,它將無奈地被痛苦折磨死。要以自己就是這只蟹而修心。或想被廚師按在菜板上的一條活魚,想像這和魚就是我的老母親,廚師正在刮魚鱗,想想看,我們的一根汗毛拔掉都很痛,這條魚有多麼痛苦啊!接著是破腹開膛,心想我的老母親沒犯什麼罪,卻遭這樣殺害,內心深處會生起強烈的慈愛悲憫之情。再進而把它想成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他們對自己恩重如山,與現世父母無區別。他們遭受這樣的痛苦逼迫多可憐啊!他們如能解脫該有多好啊,由於此生起強烈的悲心。大悲心生起後,再想他們受此痛苦也是往昔所造成不善業的果報。再進一步想現今造惡業的眾生,後世也一定會受到同樣的痛苦,實在可憐。如此將造殺生痛苦之因的人們為對境修大悲心,進一步以在地獄、餓鬼道的如母有情為對境修大悲心。最後,觀想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如母有情充滿了惡業和痛苦,他們多麼可憐啊!如果他們能遠離各自的業果、痛苦和習氣,永離眾苦和眾苦因該有多好啊!就要這樣修悲無量。

修喜無量 :首先,以容易生起喜心的任意對境(如自己的親朋好友等具有功德、幸福快樂之人)為所緣境,看到他們的喜悅,自己也由衷地喜悅,並觀想:如果一切眾生都有獲得這機關報歡喜多好啊!在自相續(注四自相續:指吾人流遷不斷之心 )中生起這樣的喜心之後,再對和自己無關之人觀修;最後,對損害自己的怨敵,特別是對境的所有人觀修。隨喜成就別人的一切善緣、美好,就如同是自己得到了一樣歡喜。徹底根除對他人各種各樣無法忍受的噁心,對具足安樂的一切人生起殊勝歡喜之心,最終,于無緣中安住。

四無量心是于自相續中生起真實菩提心的無倒之因,相續之中未生起定解之前,必須精進觀修。
-----------------------------------------------------------------------------------------------------------------------

詩音:我講講自己的體會:這也是密宗四共加行的一部分。 就是在修其他各法之前,修習密宗必然要修行的,讓心能夠住於出離心, 慈悲心,菩提心之中,如此才能修法成就。這是修其他一切法的根本,也是成佛的根本。所以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你只有修習到看到眾生的痛苦,生出出離心,才能生起慈悲心,生起慈悲心,才會有成佛的可能。因為諸佛的心,就是慈悲心。
真心視眾生如母,生起慈悲心,看到眾生的痛苦,才會用真的心來懺悔自己曾作的惡業。這樣真心的懺悔,才能真正的消業,就象用清水來沖掉心中久遠劫以來的污垢,這種污垢其實是你自己沒有修行前難以想像的深,當這種污垢的業消除後,你內心原本具有的智慧顯現。

要懺悔到什麼程度呢??懺悔到你會連自己三歲時所殺的多少只螞蟻,在什麼時候和什麼人殺的,這之類的事,都會想起來,深深的懺悔,並為了能助自己曾殺過、傷害過的所有眾生往生極樂脫離輪回日夜精進地修行,把自己的功德真心回向給他們,願他們能離苦得樂。 到此程度時,隨著修行的精進,還會再想起自己前世,及更前世所造惡業,並懺悔。 宿世業力消除,由智慧顯發也會產生諸如此類的想起以往的事情的能力。
所以說這四種慈悲喜舍,出離心、清淨心、慈悲心、菩提心的修持,是非常重要的,其效力也是不可思議的,並會一直貫穿在一生的修行當中。在所有佛教的修法中都不會離開此幾種心法。只有真正瞭解佛法的人,才知道佛法的不可思議......不只是社會上所流傳的那麼一點點東西。(編者:詩音)

第四節:精神的烙印

我們所造作的行為(業)會在內心中留下烙印,這些精神上的烙印,是留在我們記憶過程中的簡單影像。 例如我現在想:“我必須在五點鐘時去買東西。”這個“想”的念頭接著將離開我們的精神表面,然而它已在心裡留下一個記號。好!五點一刻,這“想”又再度出現,我們便告訴自己:“是該去買東西的時候了。” 這些由於想而留下的痕跡,就象消失在地面上的泉水,時間到了便又冒出地面,重新彙集成流。隨著同一行為的重複發生,它於我們心中留下的記憶,將逐漸地形成一種無法動搖而且帶著強制性的印記。酒精對於人體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一個人第一次喝酒時,他一定感到不舒服,覺得嗆人及全身火辣。如果這個人持續每天喝一點酒,第一次不愉快的印象將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種喜悅與滿足。總之,習慣之後,這個人便會認為酒實在很美味,最後到這習慣根深蒂固時,已是無法改變了。而它產生了什麼?這種日復一日的習慣,已經在精神上烙下愈來愈深的印記。同樣的過程,正確的精神生活在心理所烙下的痕跡,卻是正面的,有益的。通常一種好習慣,並不是很容易養成的。然而,慢慢地,一步步地做,漸次地要求自己,我們會發現愈來愈容易,並因此得到很大的喜悅。

記住:當我們的精神和佛法融合在一起時,坐禪時是在修行,不坐禪時也是在修行。

於內心獲得良性的、正面的印記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必須不停地建立。今天修行,到了明天便放在一旁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要養成一種好習慣,必須要有規律及毅力,如此幾個月或幾年之後,我們就會發覺,我們的不良習慣在減少,同時自然的本性會如同花朵一樣綻放開來。有了如此的觀察與瞭解,我們必然于此道路上持續前進,直至成佛。
經由負面行為所留下的印記,並不是無法醫治的,我們可以儘快藉由懺悔、誦經、持咒、觀佛像、禮拜等來消減。使負面的印記成為中性,果報將無緣產生。但若缺乏懺悔、反省等修持,即便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惡行,我們不立即發現並對治,它也會在我們心中留下深深的刻痕,並與日俱增。這一點就像錢存在銀行,每天會生利息一樣。
如果我們不能稍加留心,好的行為所留在心裡的良好印記,也能被抹滅掉。生氣、忿怒或其它不良的情緒反應皆能消毀掉善行所積的功德。佈施、奉獻等一切善事皆應及時回向,這樣不僅能保護已有之功德,更能讓它日日增長而不流失。(注五:善行之功德回向,是指我們希望此善行所生之潛在善因,能利益眾有情)

第四節 必然的改變

凡是受持佛陀教法的人,若認真地依照一種佛法修行就會在行為、言談表達及思考方式中,有著明顯的轉變。倘若不修行,即便穿過佛法的大門,也只是讓教法在我們心中留下愉快的回憶,我們無法採收到豐碩的果實。

如果我們將一塊黑布放入紅色、黃色、藍色或綠色的顏料中,黑布永遠變不成紅布、黃布、藍布或綠布,我們只是在浪費時間,而不會有任何改變。這也正說明,如果我們自身沒有產生任何轉變,這是因為缺乏修行或修行不足。反之我們將一塊白布浸到顏料中,白布便改變了顏色。譬如浸染到黃色顏料,它會變成一塊光鮮的黃布。即使色染得不夠充分,也不會仍是一整塊白布,至少染上一些黃斑點。同樣對於我們精神上的修行,如果色染得周全,我們便可能於此產生覺悟直至解脫;萬一,即使我們達不到這理想中的結果,也必須至少有些許的轉變。這便是相較於皈依前,我們的言行會些許地向善,我們的心靈會較少的附著上惡意、貪婪,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善意、知足、慈悲及忠誠。

我們應像白布一樣可以著色,而不應像塊永遠變不了顏色的黑布。為此,每日修行是責無旁貸的。

以上所述,為日常修行的前提大綱。
竹扎龍稱法王去桑耶寺途中

注一:暇滿人身: “暇”指閒暇,即有暇時可以聞法修法,反之即無暇。有“八無暇”,又稱為八難。有: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盲聾喑啞等,五世智邪辯,六正法滅盡時,七北俱瀘洲,八無想天。此八種情況皆無暇聞佛法。“滿”指有暇聞思修佛法的十項圓滿,自、他各五種。自圓滿有:一善得人身,二生於聖處,三諸根無缺,四勝處淨信,五離諸業障;他圓滿有:一如來出世,二佛已說法,三佛法住世,四自入聖教,五師已攝受。離八無暇,得十圓滿,可以學習佛法,獲得究竟解脫,故稱暇滿人身

注二:顯經是指記錄佛陀對大小乘所施與的法教經典,密續則是金剛乘的教法。

注三:法(Dharma):通往解脫的精神道路。

注四:自相續,即吾人流遷不斷之心。

注五:善行之功德回向,是指我們希望此善行所生只潛在善因,能利益眾有情





回上頁